中秋節提燈會
年級:全校
活動目標:
認識中秋節的由來
認識中秋節習俗和特色
與同伴一起欣賞富中國特色的花燈 ,體驗玩花燈的樂趣
感受中秋節的節日氣氛
活動簡介:
為慶祝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,本園於2024年9月16日舉行了「中秋節提燈會」,在校園裡懸掛幼兒製作的燈籠,有活潑的小兔、笑容可親的熊貓仔等。此外,大堂設置中秋卡通背景板,充滿節日氣氛。幼兒一邊聆聽著富中國特色的音樂,一邊拿著小花燈在校園不同的角落賞燈。幼兒觀看中國傳統故事認識中秋節的來源,同時亦欣賞了舞火龍和月餅製作等影片;此外幼兒參與中秋節攤位小遊戲和品嘗美味的月餅。透過一連串的精彩活動,讓幼兒認識中秋節的傳統習俗和文化,感受中秋節的熱鬧氣氛,渡過一個難忘又温馨的中秋節。
中華文化薈萃週
年級:全校
活動目標:
幼兒認識國家及中華文化 ,培養對國家的歸屬感
提升幼兒對國家觀念及國民身份的認同
體驗中國傳統活動的氣氛和樂趣
培養幼兒喜愛中國的文化
欣賞中國藝術
活動簡介:
在中華文化薈萃週中展開與中國文化、美食、藝術等各方面的活動,讓幼兒有機會接觸和認識中國文化,學習欣賞中國的藝術,並提升幼兒對國民身分的認同。
1.1 喝茶文化
~初步感受中國的茶文化
~觀察泡茶時茶葉的變化
1.2 美味的燒賣(小食嚐試)
~加深幼兒對傳統小食的認識
~學習製作燒賣的技巧
~享受吃特色小食的樂趣
1.3 童趣書法體驗活動
~培養幼兒對書法興趣
~透過運用毛筆,認識中文楷書的字體及書寫技巧
~在趣味中培養幼兒的耐性,陶冶性情
中華美食大匯
年級:全校
活動目標:
透過製作應節食品,培養對中華文化的興趣和熱愛
學習製作應節食品的技巧
培養均衡飲食的生活習慣
活動簡介:
• 學習製作中國民間賀年食物:盆菜(K3)、碗仔翅(K2)、湯圓(K1)
於農曆新年前,老師與幼兒一同製作應節食品,讓幼兒透過活動運用五感,體驗農曆中國傳統節日的食品,從而增加幼兒對中國傳統節慶的了解及喜愛。
~老師介紹「盆菜」是傳統節慶食物,包含「團結、分享」的價值觀。之後老師預備食材,如豬皮、魚蛋、冬菇、蘿蔔、生菜等,讓幼兒親手「打盆」將食材擺放在小型盆子中,大家做得有模有樣,非常投入。之後幼兒享用盆菜,食得津津有味,並體會與人分享的樂趣。
~老師請幼兒將雞肉、冬菇等材料切絲,以澱粉將湯煮至濃稠,並加入老抽和生抽混拌成棕色,,最後加入粉絲段,製作成湯羹。透過製作碗仔翅,讓幼兒嘗嘗「港式小食」的獨特味道,從中增加對香港和中國的歸屬感。
~老師教導幼兒製作湯圓。請幼兒先將水和糯米粉混合搓成麵糰,最後把片糖加在麵糰搓成小圓球狀的湯圓。在製作過程中,幼兒用手揉捏麵糰,觀察湯圓在滾水中的變化,最後品嘗自己親手製作的湯圓, 感受農曆新年的節日氣氛。
水仙花栽種活動
年級:全校
活動目標:
認識新年的花卉-水仙花,並體驗農曆新年種植水仙花的過程。
活動簡介:
本園獲康樂文化事務署舉辦「綠化校園資助計劃2024-2025」的資助,為幼兒訂購水仙花頭,讓他們觀察水仙花的成長變化和欣賞水仙花的美態,為新年加添節日氣氛,並培養幼兒的審美情操。
學校亦舉辦了「栽種水仙花親子工作坊」,邀請義工家長教授水仙花的栽種技巧和心得。除了工作坊外,還有親子水仙花攝影比賽,讓家長和幼兒將水仙花最美的一刻拍攝下來。